女篮亚洲杯结束,中国含泪拿铜牌,宫鲁鸣被喊下课,又一老将离队

作者:看球直播app下载

本届女篮亚洲杯观看之后确实令人百感交集,尽管中国女篮最终收获了一枚铜牌,成功登上领奖台,但相较于最初志在夺冠的期望,这枚奖牌似乎更像是一种妥协,尤其是在对阵日本的那场比赛中失利,完全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测。



作为东道主,全队上下为了这场比赛付出了大量努力,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,也承载了无数球迷的期待。然而,最终却在主场输掉了这场原本有机会赢下的比赛,赛后球员们眼含泪水的画面令人心酸。不少球迷将矛头指向了主教练宫鲁鸣,质疑其战术安排和用人策略,甚至要求他下课。

宫鲁鸣是否真的应该承担全部责任?这次失利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?



“双塔”组合成软肋,用人决策遭质疑

与日本队的那场比赛,堪称全场最令人沮丧的一战。比赛开始阶段,中国队尚能保持节奏,前两节比分差距不大,甚至一度展现出不错的竞技状态。但到了第三节,日本队仿佛突然提升了比赛节奏,进攻速度加快,三分球命中率极高。



而中国队这边,依旧坚持使用“双塔”阵容,眼睁睁看着比分差距被不断拉大。场上的球员焦急万分,但教练席始终没有做出实质性调整。宫鲁鸣安排韩旭与张子宇组成“双塔”,从纸面实力来看确实令人期待:一位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中锋,另一位则是被誉为“希望之星”的新秀。按理说,这样的组合在内线防守上应该非常稳固。

但问题在于,这两位球员配合时间较短,打法存在重叠,最关键的是,面对日本队这种外线极其强势的对手,她们移动缓慢、反应迟缓的弱点被无限放大。特别是张子宇,尽管天赋出众,但毕竟年纪尚轻,防守经验不足,面对日本队的外线拉扯战术,频频被调动,整个防守体系也随之崩溃。

其实很多球迷在比赛中就已经察觉到,日本队并没有强攻内线,而是将重点放在外线,通过频繁的传球和快速出手打乱中国队节奏。整场比赛日本队出手34次三分球,命中16球,命中率高得惊人。而中国女篮仅命中6个三分球,完全处于下风。这场比赛的失利不仅体现在得分上,更体现在对比赛节奏的掌控上。



更令人失望的是,中场休息时中国队并未做出有效调整。球迷们都期待教练能更换阵型、调整战术,但等来的依旧是宫鲁鸣坚持原有策略的决定。直到比分差距不断扩大,才终于有所动作,但此时已为时过晚。赛后宫鲁鸣也承认,“双塔”组合存在问题,但比赛已经结束,这种反思又能带来什么实际效果呢?



球迷们并非不能接受失败,而是无法接受如此“僵化”的失利方式。至少应该尝试不同的战术思路,宫鲁鸣的执教理念,用更直接的话来说,显得有些“守旧”。他依赖经验、坚持既定计划,这本没有错,但现代篮球早已不是仅靠身高和基础就能取胜的运动,它需要灵活性,需要根据对手特点及时调整战术。而这一点,宫鲁鸣显然没有做到。



该启用的不启用,该调整的不调整

再来看看与韩国队的那场季军争夺战,中国女篮赢得相当漂亮,101比66的比分彻底压制了对手。但问题在于,这场比赛本应在半决赛甚至决赛中上演。王思雨成为本场比赛的最大亮点,她并非首发,但替补登场后迅速盘活了全队。



她在攻防转换、组织串联方面表现极为出色。而在那场对阵日本的关键战役中,她却长时间坐在替补席上。宫鲁鸣选择了李缘作为首发,但她的表现并不理想,18分钟内仅贡献了几个篮板和两次助攻,几乎全场隐形。相比之下,王思雨仅打了16分钟,便拿下19分、7个篮板和7次助攻,两者的差距显而易见。而王思雨的状态并非偶然爆发,从热身赛到小组赛,她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是一位一旦上场就能带来稳定表现的球员。



然而,宫鲁鸣始终没有给予她应有的重视,坚持使用一套固定阵容打到底。这种用人观念让许多球迷摇头不已,认为太过保守、太过教条,错失机会并非运气问题,而是人为失误。



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宫鲁鸣的态度。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,本次比赛可以打“及格分”。女篮球员们在赛后落泪,球迷们愤怒不已,而他却显得相当淡定。大家并非不能接受失败,而是不能接受主教练对失败如此坦然。比赛可以输,但不该输得如此理所当然。



输给日本后,宫鲁鸣并未表现出对战术失误的深刻反思。我们已经尽力了,但球员们明显还想拼,观众也看出了战术上的漏洞,但主教练却避重就轻,没有做出关键调整,这种态度如何让球迷信服?



老将告别,新人被推上风口浪尖

亚洲杯结束后,老将黄思静表示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代表国家队参赛。她并不是那种高调张扬的球员,但一直表现稳定,是队伍中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的核心人物。如今她也将离开,带着遗憾与不甘,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。



黄思雨的决定并不令人意外,过去一年中国女篮发生了巨大变化,从教练更替到球员调整,不少老将逐渐淡出主力阵容,年轻球员被大量启用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张子宇。她确实天赋出众,一登场就吸引了大量关注,媒体争相报道,球迷热情支持,赞助商也紧随其后。



但一个未满18岁的少女,是否真的适合立刻承担主力重任?张子宇在场上拼尽全力,努力表现,但她的短板同样明显:防守移动慢、转身吃力、对外线拉扯应对能力不足。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训练提升,但前提是她需要时间成长,而不是一上来就被赋予整个内线的期望。



我们不能因为她是未来之星就放弃当下。这支女篮不能只有一种打法,不能只靠“双塔”硬扛所有对手。经验和活力必须并存,老将的沉稳与新人的拼搏缺一不可。然而目前的情况是,宫鲁鸣换血节奏过快,一方面大量启用新人,另一方面又不信任已有经验的球员,战术层面缺乏灵活性,球员之间配合也不够默契,这才是最大的隐患。



中国女篮并不缺乏人才,也不缺乏斗志,缺乏的是一个能够看清局势、善于调配阵容的指挥者。而宫鲁鸣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节奏。这一届亚洲杯不是终点,而是一次警钟。如果现在不作出改变,等到下一届国际大赛,损失的将不只是铜牌那么简单,而是整支球队的信心与未来。



信息来源:









相关内容